-
圖片:英倫校服 2015年9月,泉外推出新式校服。英倫風格的新校服充滿“國際范”,展現正統內斂的形象氣質,凸顯出學生的青春風采,呈現了泉外健康、規范、創新、進取的校園風貌,彰顯了學校國際化的辦學理念,成為文都古城泉州一道嶄新的校園風景線。[校園風景] 發表時間:2019-07-06
-
圖片:勵志豐碑 勵志豐碑,位于德文廣場主席臺正上方。為鼓勵師生發奮讀書,振興中華,學校將周恩來總理年少時的勵志名言——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鐫刻其上。總理名言與升旗廣場完美融為一體,時刻警示泉外學生明確奮斗目標,樹立振興民族遠大理想![校園風景] 發表時間:2019-07-06
-
圖片:德文廣場 德文廣場,位于學校中心位置,文化長廊、虎踞至高、勵志豐碑、名人雕像、學府晨鐘等校園景觀環繞在其四周,是學校人文景觀的核心,也是師生開展升旗儀式等大型集體活動的重要場所,在學校育人過程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。[校園風景] 發表時間:2019-07-06
-
圖片:孔子雕像 孔子雕像,位于校門內正前方的小花園內。周邊綠樹掩映,草木蔥蘢。孔子,儒學始祖,被尊為萬世師表。李德文董事長推崇博雅教育、儒家文化,立有一尊孔子像,以示注重傳承儒家文化。孔子像已成為金帝集團旗下學校共有的文化標志。[校園風景] 發表時間:2019-07-06
-
圖片:文化長廊 文化長廊是泉外校園文化的中軸線。從圖書館門口的風雨長廊開始,沿環校跑道直至德文廣場西側的實驗樓風雨長廊,依次有教師風采墻、校訓墻、《論語》壁掛、校友風采墻、名人雕像等文化景觀,時時浸潤全校師生心靈。[校園風景] 發表時間:2019-07-06
-
圖片:學府晨鐘 鐘樓位于德文廣場西側,紅墻白頂,在校旗、藍天的映襯下美不勝收。尤其是夏日傍晚時分,夕陽西下,鐘樓剪影與西天晚霞交相輝映,堪稱一絕,遂成泉外標志性景點之一。此前該鐘年久失修,曾一度停走。2015年9月修復。每日正午12點和下午6點,都會準時響起《東方紅》雄渾的優美旋律,響...[校園風景] 發表時間:2019-07-06
-
圖片:虎踞至高 我校現址原為古泉州虎頭山,相傳是泉州城的至高處,古人曾立至高石于此。2004年12月14日,專家于刺桐新村社區頂埔60號老宅發現一塊殘碑,碑上“至高石”三個字清晰可見。專家認定為至高石殘碑,現藏于泉州南建筑博物館。據專家考證,至高石原址便在我校厚德樓樓下。2015年11月,厚德...[校園風景] 發表時間:2019-07-06
-
圖片:厚德載物 厚德樓,學校2015年新建的主教學樓,功能齊全,設備先進。“厚德”,語出儒家經典《周易》的“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”。“厚德載物”原意指,“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”,今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、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。以此命名學校主教學樓,可見學校用心良苦,對師生期望...[校園風景] 發表時間:2019-07-06
-
圖片:小山叢竹 位于學校圖書館門口。小山叢竹原是泉州的古八景之首。紹興二十一(公元1151年)朱熹任泉州同安縣主簿,常到虎頭山一帶(今學府路中段)講學。講學處有一亭,叢竹環繞,清幽宜人,他便親題寫匾額:“小山叢竹”。后人為紀念他,在其講學處辦“小山叢竹書院”,其遺址位于今泉州市三院...[校園風景] 發表時間:2019-07-06
-
圖片:澡身浴德 “澡身浴德”,位于學校大門正方的智慧泉下,與孔子像、智慧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、文化底蘊深厚的校園景觀。“澡身浴德”是中國儒家修身養德的思想體現,語出《禮記·儒行篇》:“儒有澡身而浴德。”唐孔穎達《禮記正義》注:“澡身而浴德者,澡身謂能澡潔其身,不染濁也;浴德謂沐浴...[校園風景] 發表時間:2019-07-06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