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用戶,您好!

網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瀏覽器版本(可能會出現網頁變形等問題)。為了更好地展示頁面效果,請您使用以下瀏覽器(點擊圖標會跳轉到相關瀏覽器的官方網站下載頁面)。

您的位置: 首頁 >德育之窗>德育常規>詳細內容

德育常規

國旗下講話| 保護文化遺產 傳承中華文明

來源: 發布時間:2023-06-29 16:04:45 瀏覽次數: 【字體:


尊敬的老師、親愛的同學們:

   大家好。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《保護文化遺產 傳承中華文明》。

“若沒吃過面線糊,等于沒來過泉州。”這是很多來泉州的游客對泉州面線糊的評價。對許多泉州人來說,晨起出門,隨意走進一家面線糊店,點一份面線糊,一天的工作生活從此開始。因其簡單、快捷又不貴,面線糊已成為泉州的特色“標志”之一。

一分鐘不到,一碗呈糊狀,里面加入大腸、醋肉的熱氣騰騰面線糊,便可端到眼前。代表閩南農家文化的鹵大腸、小腸、碎煎蛋;代表伊斯蘭文化的醋肉;代表農耕文化的香腸;代表海洋文化的蝦仁、海蠣;和代表南北方文化交融的面線,在一碗大骨湯的調和下,食材在碗中碰撞、文化在碗中融合。再撒上西域來的胡椒粉、東北來的炸蔥花、山東來的蒜泥等調味品,這樣做出的面線糊,根根線面如龍須,游離于清澈的淀粉中,其味道清甜、鮮美、爽滑,食材雖來自天南海北,卻具有濃烈的泉州地方風味。

泉州的文化,就是海絲文化的典范。她有度量,能包容一切;她有能力,能兼容共生。飲食如此,宗教也如此。

宗教千千萬,教義不同,信仰不同,習俗不同,但他們都有生存的土壤。紅十字軍東征,基督教分裂;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千年征戰,結怨甚深;離開了發祥地印度,卻在遙遠的中國落地生根的佛教。千百年來,在你爭我奪中,人類一步步向前。

合卷而思,我們不禁要問:宗教是否可以和諧相處?

是的,可以。

漫步涂門街,你會與世界各種宗教撞個滿懷。這里有香火鼎盛,在民間有極高崇拜度的關岳廟。向西100米的清凈寺傳來真主安拉的訓告。而斜對面,就是印度教的遺址。過個路口,學齡孩子在大成殿拜孔子、開筆、領紅蛋,祈求學業有成。向北拐個彎就是銅佛寺,再走幾步就是閩南甲剎——承天寺。一墻之隔的是為紀念開發福建的先民開閩三王的祠堂。向西百十米是有著一千七百年歷史的——玄妙觀。繼續向西就來到了泉州南教堂福音堂。福建最大的佛教寺廟——開元寺,在東西塔的陪襯下,位于西街的盡頭,已有千年之久。短短不到兩公里的路上,你可以看到道教、伊斯蘭教、佛教、基督教四大宗教大寺和眾多民間信仰小廟,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。更神奇的是他們竟然能和諧相處,共同見證泉州城的變遷。很難想象一種文化對外來文化的接受融合是怎樣的過程,這種對文化兼容并包,融匯貫通的態度和能力,泉州不得不讓人嘆服。

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·安南特意為此到訪泉州,并說:“我們現在這個世界需要學習的,泉州人以前就做到了。”

泉州留住了多彩宗教,宗教促進了泉州的發展,成就了昨日的輝煌。鑄成了今日泉州兼容并包文化的根。一方面,泉州傳統得近乎頑固,另一方面,似乎又包容得有點毫無原則。這恰恰是傳統中國的精神,也是泉州所傳承的——守著最堅硬頑固的信仰和規矩,才有能力和坐標,在其他方面更有彈性和變通性,更能吸收、理解和接受。

文化遺產,不僅是22處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,還有那碗古早味的面線糊;傳承文明,不僅是喊口號做宣傳,還有用腳丈量泉州的每一寸土地;用心去品味泉州的每一個遺跡。頂埔虎頭山,泉城最高點,頂埔“至高石”就在我校校內;小山叢竹,崇福晚鐘,就在學府路旁;雙塔凌空、文廟生輝、清真夕照近在咫尺;清源鼎峙、東湖荷香、西湖煙霞觸手可及;天后流芳、洛陽潮聲、仙公觀日天涯比鄰。泉州十八景盡在你我身邊。

這才是真正的泉州,她有海絲的度量,她是和諧的典范。讓我們共同保護好泉州的文化遺產,傳承好泉州的中華文明。

我的演講到此結束,謝謝大家!

 


終審:德育處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戶登錄

爱丫爱丫在线观看视频|哎呀哎呀视频在线观看|锕锕锕锕锕锕水好多呀在线观看|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福建泉州外国语学校